空氣污染與氣候變化協同治理
關鍵詞:政策法規制度體系
《“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印發
1月18日,國務院印發《“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以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兑巹潯窂脑O施網絡、智能綠色等方面設定了“十四五”期間城市交通運輸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下降5%等15項預期性指標和3項約束性指標;并從全面推進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轉型等十方面提出推廣低碳設施設備、加強重點領域污染防治、完善碳排放控制政策等43項措施。
《廣西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印發
1月14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廣西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廣西綠色發展?!兑巹潯窂沫h境治理、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提出“十四五”期間的11項約束性指標和8項預期性指標;并在深化綠色低碳轉型、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等十一方面提出實施二氧化碳達峰行動、積極控制大氣面源污染和推進重點領域大氣污染物減排等43項舉措。
《四川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印發
四川省人民政府發布《四川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以統籌推進四川省“十四五”期間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兑巹潯窂沫h境治理、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設定了3項預期性指標和17項約束性指標,并提出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綠色低碳轉型、深化大氣污染協同控制等九大任務及加快實施碳排放達峰行動、推進移動源污染防治等38項措施。
《新疆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印發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日前印發《新疆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以統籌謀劃“十四五”時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兑巹潯窂沫h境治理、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設定了23項約束性指標和11項預期性指標;并從應對氣候變化、加強協同控制改善大氣環境等十二方面提出推進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持續推進涉氣污染源治理等48項措施。
碳達峰、碳中和
關鍵詞:政策法規制度體系
《“十四五”大小興安嶺林區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行動方案》印發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林草局印發《“十四五”大小興安嶺林區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行動方案》,以保護大小興安嶺林區自然生態系統,提高生態產品供給和碳匯能力?!斗桨浮诽岢?025年大小興安嶺林區建設目標,并從全面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等十一方面提出建設國家儲備林工程、積極開發國有林區碳匯項目等30項措施。
《2022年能源監管工作要點》印發
國家能源局日前印發《2022年能源監管工作要點》,以加強能源市場監管,科學監管能源領域“碳達峰、碳中和”政策措施的落地實施?!豆ぷ饕c》提出了加強能源規劃、政策、重大項目實施情況監管等19項工作任務,并明確加強對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可再生能源消納責任權重等重點領域監管等內容。
《遼寧省“十四五”林業草原發展規劃》印發
遼寧省人民政府發布《遼寧省“十四五”林業草原發展規劃》,就林草事業發展作出部署?!兑巹潯诽岢龅?025年遼寧省森林覆蓋率要由2020年的42%提高至42.5%;森林蓄積量增加0.34億立方米等目標,從科學開展國土綠化等七方面提出造林種草、提升林草碳匯能力等35項舉措。
《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 人民政府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印發
《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 人民政府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印發,旨在推動寧夏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秾嵤┮庖姟诽岢龅?025年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6%、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80%左右等目標,并從鞏固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等十一方面提出34項改革舉措。
關鍵詞:行動措施
山西省在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內履約率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山西省納入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重點排放單位共107家,按照履約量計算,履約率為99.68%,略高于全國99.5%的平均水平。 第一個履約周期內共有60家火電企業參與交易,碳排放配額累計買入量1239.38萬噸,成交額5.48億元;累計賣出量1482.71萬噸,成交額6.28億元。
黑龍江省碳排放交易中心完成首單排污權指標交易,交易額為204萬
黑龍江省碳排放權交易中心近日完成首單排污權指標交易,85噸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污權指標順利成交,交易額為204萬元。下一步黑龍江省碳排放權交易中心將利用自身平臺優勢、資源優勢,全面推動排污權指標入場合規交易,助力黑龍江省“雙碳目標”實現。
山東省將建立省級環保金融項目庫,引導更多資金投向應對氣候變化領域
根據山東省生態環境廳日前出臺的《關于全力服務2022年一季度“開門穩”“開門紅”的20條措施》,山東省將建立省級環保金融項目庫,加快推動人民銀行每年150億元環保再貸款再貼現專項額度和國開行三年500億元專項授信落地生效。在氣候投融資規模322億元的基礎上,引導和促進更多資金投向應對氣候變化領域。
山東省在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累計成交額45.98億元,占全國58.14%
1月18日,山東省公布圓滿完成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的配額清繳工作。305家發電行業(約占全國應履約企業總數的七分之一)重點排放企業實際履約11.52億噸,累計成交額45.98億元,占全國58.14%。
大氣污染防治
關鍵詞:環境空氣質量
生態環境部發布1月下半月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結果,全國空氣質量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
1月15日,生態環境部發布1月下半月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結果。1月下半月,全國大部擴散條件一般,空氣質量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其中,華北、華東、汾渭平原和西南地區局地可能出現中至重度污染過程,首要污染為PM2.5。
2021年內蒙古全區PM2.5平均濃度為23μg/m³,同比下降17.9%
2021年,內蒙古全區環境空氣質量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9.6%,同比下降1.1個百分點;沙塵天氣影響導致的超標天數占總超標天數的53.4%,同比上升23.9個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為23μg/m³,同比下降17.9%。12個盟市優良天數最高的城市是呼倫貝爾市(99.5%),最低的是烏海市(79.7%);PM2.5平均濃度最低的是錫林郭勒盟(9μg/m³),最高的是包頭市(30μg/m³)。
2021年黑龍江省空氣質量達近7年來最好
2021年,黑龍江省優良天數比率達到94.8%,同比提高1.8個百分點;重污染天數比率0.5%,同比減少58.3%,是自2015年開展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以來空氣質量最好的一年。黑龍江省13個市(地)有12個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城市達標率為92.3%。“十四五”期間黑龍江省將從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貨車污染治理三個方向全力減少污染天氣,改善大氣環境質量。
2021年山東省PM2.5、優良天數和重污染天數三項指標均超額完成任務
2021年山東省PM2.5平均濃度39μg/m³,同比改善15.2%,改善幅度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6省市列第2位;優良天數平均比例71.1%,同比改善2.3個百分點;重污染天數平均3.6天,同比改善六成。三項約束性指標均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目標任務。
陜西省公布2021年12月和1-12月環境空氣質量狀況
2021年12月,陜西省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平均為4.81,同比下降11.1%;平均優良天數比例76.6%(23.8天),同比上升15.8%。PM2.5、PM10、SO2、NO2和CO平均濃度分別為57μg/m³、84μg/m³、11μg/m³、42μg/m³和1.4mg/m³,均同比下降;O3平均濃度64μg/m³,同比持平。1-12月,PM2.5、PM10、SO2、NO2和CO平均濃度均同比下降;O3平均濃度同比持平。
2021年寧夏回族自治區PM10、PM2.5等六項污染物平均濃度同比“5降1升”
2021年寧夏回族自治區完成大氣污染防治項目188個,淘汰老舊車輛近3萬輛、燃煤鍋爐18臺,環境空氣質量同比總體改善,地級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83.8%,六項污染物平均濃度同比“5降1升”,其中PM10、PM2.5等年均濃度同比分別下降4.6%、18.2%。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公布2021年12月和1-12月環境空氣質量狀況
2021年12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4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60.4%,同比減少6.4個百分點;首要污染物為PM10和PM2.5。PM10、NO2與O3平均濃度分別為127μg/m³、41μg/m³與54μg/m³,分別同比上升18.7%、2.5%與8.0%;CO平均濃度為1.4mg/m³,同比持平;PM2.5和SO2平均濃度為61μg/m³和10μg/m³,分別同比下降11.6%和9.1%。1-12月,PM2.5和SO2平均濃度同比下降;CO平均濃度同比持平;PM10、O3和NO2平均濃度均同比上升。
關鍵詞:政策法規制度體系
吉林省《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印發
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以加強吉林省生態環境保護,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秾嵤┮庖姟诽岢龅?025年吉林省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確保完成國家下達目標任務,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濃度降至29.5μg/m³以下等目標,并從加強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和區域協同治理等十方面提出打好臭氧污染防治攻堅戰等51項措施。
浙江省《制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印發
為深化長三角區域對PM2.5和O3的協同控制,進一步支持長三角區域生態環境標準統一,浙江省人民政府發布《制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這是長三角區域首個一體化污染物排放標準?!稑藴省芬幎酥扑幑I大氣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監測和監督管理要求,適用于現有制藥工業企業或生產設施等領域的大氣污染物排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