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污染與氣候變化協同治理
關鍵詞:政策法規制度體系
《上海市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印發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日前印發《上海市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以推進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綠色發展?!兑巹潯诽岢龅?025年全市節能環保產業年均增長率力爭達到8%,規模達到2500億元以上等發展目標,并從技術引領,打造先進裝備新高地等五方面提出做強新能源技術裝備與環境治理技術裝備等19項措施。
關鍵詞:交通領域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推進多式聯運發展優化調整運輸結構工作方案(2021-2025年)》,加快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
1月7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推進多式聯運發展優化調整運輸結構工作方案(2021-2025年)》,以加快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斗桨浮诽岢龃龠M重點區域運輸結構調整等六方面政策措施及推進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晉陜蒙煤炭主產區運輸綠色低碳轉型和提高技術裝備綠色化水平等20項舉措。
碳達峰、碳中和
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近日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總結2021年工作進展并部署2022年工作。2021年,碳達峰碳中和頂層設計文件出臺實施,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成果豐碩。2022年我國將重點抓好加快完善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高水平推進節能降碳工作、統籌開展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等六方面工作。
江蘇省泰州市將建設國內火電領域規模最大的二氧化碳捕集項目
近日,江蘇省國電泰州火電廠碳捕集項目即將開工建設,規模達到50萬噸級,該項目系國內火電領域規模最大的二氧化碳捕集項目,全面建成投運后,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50萬噸,相當于植樹400多萬棵。下一階段,泰州市將不斷創新固碳提純技術手段,提高固碳效率,降低經濟碳源成本。
四川省順利完成首個碳市場履約期清繳工作
截至2021年底,四川省已順利完成首個碳市場履約期清繳工作,全省46家控排企業按時足額完成碳排放配額清繳履約。按企業數計,履約完成率為95.8%;按履約量計,履約完成率為99.7%,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下一步,四川省將繼續會同有關部門,實施碳市場能力提升行動,加強控排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數據質量控制,并引導企業通過改造、交易等方式降低清繳成本。
大氣污染防治
關鍵詞:環境空氣質量
2021年天津市PM2.5、優良天數和重污染天氣三項指標都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天津市近日發布2021年天津“藍天保衛戰”成果,PM2.5年均濃度改善至39μg/m³,首次步入“30后”階段,同比下降20.4%;其他5項污染物PM10、SO2、NO2、O3、CO首次全部達標,空氣質量改善成效取得歷史性突破;全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264天,同比增加25天,優良天數比率72.3%,首次超過七成;全年重污染天數7天,比2020年減少3天,首次控制在“個位數”。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公布2022年1月中旬全省空氣質量預報會商結果
經河北省生態環境應急與重污染天氣預警中心與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和省環境氣象中心聯合會商,預計到2022年1月20日,受多股冷空氣間歇影響,大氣擴散條件變化較快,不利氣象條件持續時間較短,河北省北部和東部地區空氣質量以良為主,中南部地區空氣質量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
2021年山西省環境空氣質量在PM2.5年均濃度、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和重污染天氣比例上實現“三個首次”
2021年山西省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PM2.5、PM10、SO2、NO2、CO和優良天數、重污染天數均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并實現“三個首次”:山西省PM2.5年均濃度首次進入“30+”,達到38.55μg/m³,同比下降15.2%,創“十三五”以來最大改善幅度;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首次進入“4+”,達到4.60,同比下降11.5%;重污染天數比例首次進入“千分位數”,為0.6%,平均每市僅為2天,平均每市同比去年減少6天。
遼寧省空氣質量首次實現全面達標,創歷史最好水平
2021年,遼寧省環境空氣質量首次達到國家標準,創歷史最好水平,PM2.5平均濃度同比改善10.3%,優良天數達321天,較2015年增加47天。“十四五”期間,遼寧省生態環境系統將以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總抓手,以改善空氣質量為核心,實施PM2.5與O3協同治理,全力實現“十四五”空氣質量改善目標。
吉林省空氣質量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
2021年吉林省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94.0%,同比提升4.2個百分點,首次超過90%;九個市(州)空氣質量首次全部達到國家二級標準,PM2.5濃度26μg/m³,首次進入“20+”水平,同比下降16.1%;去年累計發生重污染天數9天,比2020年減少31天,重污染天氣基本消除。
2021年江西省PM2.5年均濃度首次降為“20+”
2021年,江西省空氣質量整體優于國家二級標準,PM2.5濃度為29μg/m³,同比下降3.3%;優良天數比率達到96.1%,同比提升1.4個百分點;11個設區市共增加44個優良天。2022年江西省將秉持科學、精準、依法治污,落實一手抓管控,一手抓減排,持續推進全省空氣質量改善。
關鍵詞:政策法規制度體系
《“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隊伍建設規劃》印發
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隊伍建設規劃》,旨在推進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持續深化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兑巹潯诽岢龅?025年,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的固定源執法監管體系全面建立等目標,并部署開展機構規范化建設等七大重點任務。
關鍵詞:行動措施
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全面啟動2022年大氣污染防治幫扶工作
安徽省生態環境廳決定2022年1月11日啟動2022年第一季度大氣污染防治督促幫扶工作,督促各地持續推動打好藍天保衛戰,重點關注被幫扶地市工業爐窯深度治理、工業企業達標排放,管控各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及揚塵面源污染,打擊柴油貨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超標排放,落實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差異化管控措施,對啟動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的地市,強化管控措施落實情況監督執法,做好重污染天氣削峰。
江西省建成首個大氣復合污染綜合觀測站
江西省環境科學規劃院近日建成運行江西省首個具備城市大氣立體監測能力、實現大氣復合污染追因研究的大氣復合污染綜合觀測站,對深入闡明江西省臭氧及光化學污染過程與機制,探索區域污染物傳輸規律,支撐持續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等具有重要意義。
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召開秋冬季重點城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工作視頻調度會
1月7日,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召開秋冬季重點城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工作視頻調度會,會議要求各地持續采取有力措施全力應對重污染天氣,要突出和聚焦工作重點,圍繞工業源、揚塵源、移動源,針對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區域,對薄弱環節進行再梳理再排查,嚴格落實應急減排,督促有關部門抓好煙花爆竹禁燃禁放管控,層層壓實責任,開展專項行動。
國際合作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應邀與歐盟第一副主席蒂默曼斯視頻對話
1月11日,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與歐盟第一副主席蒂默曼斯進行視頻對話,圍繞各自氣候措施行動等共同關心的議題深入交換意見。中方指出中國始終堅定不移積極推動應對氣候變化,愿與歐方共同努力,推進適應、資金等議題取得實質性進展。歐方指出愿幫助廣大發展中國家提高適應氣候變化能力,動員發達國家盡快兌現資金承諾,并希望與中方在碳市場、甲烷、能源轉型等領域深化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