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污染與氣候變化協同治理
《“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印發
生態環境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7個部門和單位聯合印發《“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以發揮減污降碳協同效應,推動城市全面綠色轉型?!豆ぷ鞣桨浮诽岢鐾苿?00個左右地級及以上城市開展“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并從工業、農業、綠色生活等七方面提出降低工業固體廢物處置壓力,提升主要農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水平等主要任務。
《加快農村能源轉型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印發
國家能源局、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印發《加快農村能源轉型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以加快推動農村能源轉型發展?!秾嵤┮庖姟诽岢隽说?025年建成一批農村能源綠色低碳試點,風電、太陽能等占農村能源的比重持續提升等主要目標,以及培育壯大農村綠色能源產業、加快形成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等要求,具體舉措包括積極培育新能源+產業、推動農村生物質資源利用和繼續實施農村供暖清潔替代等。
《黑龍江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印發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發布《黑龍江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以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兑巹潯诽岢龅?025年黑龍江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10%左右等工作目標,從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全面改善空氣質量等九方面提出包括開展二氧化碳達峰行動、細顆粒物與臭氧污染協同防治等39項具體措施。
《山西省“十四五”“兩山七河一流域”生態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經濟發展規劃》印發
《山西省“十四五”“兩山七河一流域”生態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經濟發展規劃》印發,以加快形成山西省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兑巹潯诽岢龅?025年實現優良天數比例達到75%以上,細顆粒物濃度低于40μg/m³等目標,明確了加強生態保護修復,筑牢綠色屏障,發展生態經濟等五方面重點任務。
碳達峰、碳中和
關鍵詞:政策法規制度體系
《智能光伏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印發
1月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委印發《智能光伏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全面提升我國光伏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率?!缎袆佑媱潯诽岢?025年發展目標,從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助力各領域碳達峰碳中和等六方面提出實現全鏈條綠色發展、建設智能光伏系統、完善技術標準體系等24項舉措。
河北省《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認真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印發
日前,河北省出臺《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認真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以加快形成河北省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秾嵤┮庖姟诽岢龅?025年實現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3%以上;森林覆蓋率達到36.5%等目標,從深度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快綠色轉型發展等十一方面提出大力削減煤炭消費、提升生態系統碳匯增量等38項措施。
廣東省《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實施意見》印發
廣東省印發《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實施意見》,促進廣東省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兑庖姟诽岢龅?035年廣東省率先建成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等目標,從生產、流通、消費、基礎設施、綠色技術、法規政策等六方面對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作出了部署,并明確了鼓勵綠色低碳技術研發等30項措施。
《寧夏回族自治區應對氣候變化“十四五”規劃》印發
1月4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應對氣候變化“十四五”規劃》印發,以加快推進寧夏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兑巹潯诽岢龅?025年寧夏回族自治區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達到16%等目標,從嚴格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實施試點示范和重大工程等八方面提出增加自然生態系統碳匯總量、深化低碳試點示范等35項舉措。
關鍵詞:行動措施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順利結束,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1.79億噸
2021年12月31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順利結束。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共納入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2162家,年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約45億噸二氧化碳。自2021年7月16日正式啟動上線交易以來,全國碳市場累計運行114個交易日,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1.79億噸,累計成交額76.61億元。按履約量計,履約完成率為99.5%。
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發布16項節能低碳國家標準外文版,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日前,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發布了《家用電冰箱耗電量限定值及能效等級》等16項節能領域國家標準外文版,包括家用電冰箱等多個我國對外貿易重點產品品類,以提升經濟質量效益、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有力支撐并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貢獻更多中國經驗和中國方案。
吉林省順利完成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工作任務
吉林省共有45家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納入履約范圍,應履約總量1.634億噸,共完成履約量1.631億噸,履約完成率為99.83%。吉林省在第一個履約期間,共有28家重點排放單位參與交易,累計交易配額724.08萬噸,成交額2.81億元。
山東省海陽市利用核能為20萬居民供暖,成為全國首個零碳供暖城市
山東省海陽市利用世界上最大的熱電聯產機組——海陽核電1號機組為20萬居民直接輸送熱量,成為全國首個零碳供暖城市。據統計,項目投運后海陽核電1號機組每個供暖季預計節約原煤1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8萬噸、煙塵691噸、氮氧化物1123噸、二氧化硫1188噸、相當于種植闊葉林1000公頃,同時減少向環境排放熱量130萬吉焦。
甘肅省圓滿完成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任務
截至2021年12月30日,甘肅省19家發電企業全部完成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任務,共清繳二氧化碳配額量為15777.52萬噸。在第一個履約周期,甘肅省19家發電企業中共有9家電廠參與交易,累計碳排放配額買入量163.24萬噸,成交額7383.54萬元;累計賣出量193.66萬噸,成交額8538.56萬元。
大氣污染防治
關鍵詞:環境空氣質量
2022年1月上半月,預計全國空氣質量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首要污染物為PM2.5
2021年12月31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其他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開展2022年1月上半月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1月上半月,全國大部擴散條件一般,空氣質量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其中,京津冀及周邊區域中南部、蘇皖魯豫交界地區、四川盆地、陜西關中和新疆天山北坡地區局地可能出現中度及以上污染過程,首要污染物為PM2.5或PM10。
北京市空氣質量首次全面達標
2021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和O3濃度分別為33μg/m³和149μg/m³,首次同步達到國家二級標準;PM10、NO2、SO2年均濃度分別為55μg/m³、26μg/m³、3μg/m³,CO濃度為1.1mg/m³,均多年穩定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各項大氣污染物實現協同改善,北京市空氣質量首次全面達標。
2021年河北省藍天保衛戰取得歷史性突破
1月5日,河北省生態環境廳發布2021年藍天保衛戰成果,全省PM2.5平均濃度38.8μg/m³,創“十三五”以來最高改善幅度;PM10、SO2、NO2、CO等主要污染因子均創歷史最好水平;優良天數269天,同比增加15天,優良天數比率均創歷史最好水平。下一步河北省將繼續鞏固深化“退后十”成果,以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為核心,堅持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以更高標準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
山西省PM2.5年均濃度降至39μg/m³,首次邁入“30+”,實現歷史性突破
2021年,山西省三項大氣約束性指標均超額完成國家下達任務,其中,全省優良天數比例為72.1%,同比增加1.1個百分點,超出國家下達目標3.6個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為39μg/m³,同比下降15.2%,超出國家下達目標7μg/m³;扣除沙塵天氣影響,重污染天數比例為0.6%,超出國家下達目標1.6個百分點。
2021年黑龍江省空氣優良天數比率達94.7%,為歷史最好成績
2021年,黑龍江省優良天數比率達到94.7%,同比提高1.8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26μg/m³,同比降低2μg/m³。重污染天數比率0.6%,重污染天數同比降幅為58.3%,是自開展空氣質量自動監測以來,空氣質量最好的一年。2022年,黑龍江省將從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等三方面實施六個專項行動,系統提升應對重污染天氣能力和水平,改善大氣環境質量。
2021年11月,海南省優良天數比例為97.2%,同比上升1.5個百分點
海南省生態環境廳公布2021年11月海南省環境空氣質量狀況。2021年11月,海南?。ê呈校┉h境空氣質量總體優良,優良天數比例為97.2%,同比上升1.5個百分點;主要污染物O3、PM10、PM2.5、NO2、CO濃度分別為137μg/m³、33μg/m³、18μg/m³、9μg/m³、0.6mg/m³,分別同比下降4μg/m³、4μg/m³、3μg/m³、1μg/m³、0.2mg/m³;SO2濃度6μg/m³,同比持平。
關鍵詞:政策法規制度體系
《寧夏“十四五”主要污染物減排綜合工作方案》發布
1月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發布《寧夏“十四五”主要污染物減排綜合工作方案》,以推動產業、能源等結構調整和污染源深度治理?!斗桨浮芬笤?ldquo;十四五”期間,寧夏氮氧化物、可揮發性有機物等主要污染物減排量分別為6000噸、300噸,提出在鋼鐵、焦化等重點行業開展全流程清潔化、循環化、低碳化改造,并要求各級財政加大對減排重點工程、能力建設等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