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開發銀行(簡稱“亞行”)在綠色國際金融合作中扮演重要角色,為亞洲各國開展應對和適應氣候變化工作提供大量資金支持。亞行的氣候金融實踐經驗對我國制定多元化投融資激勵政策,推進農村地區散煤替代、清潔取暖工作、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實現鄉村振興目標具有借鑒意義。
一、亞洲開發銀行氣候金融實踐
亞行制定并頒布了2030可持續發展戰略,助力建成繁榮、包容、有適應力和可持續的亞太地區。氣候變化與環境是該戰略七大優先行動領域之一,包含提升減緩氣候變化(Mitigation of climate change increased)、提高氣候和抗災能力(Climate and disaster resilience built)和加強環境可持續性(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enhanced)三方面。亞行依據此戰略推進氣候變化業務,包括支持發展中國家成員履行巴黎協定、加速低碳發展、促進適應氣候變化、綜合考慮適應氣候變化與減災工作和把氣候變化工作與可持續發展議程有機結合起來。近年來,亞行已批準投資了大量氣候資金(如下圖),投資各類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項目。亞行還為自身在2019-2030年設定了氣候投資資金指標:計劃在這12年累計投入達1000億美元的氣候資金1、亞行75%以上的項目須支持應對氣候變化相關工作。
1. 注:亞行的氣候資金是指由亞行投資的、能夠帶來減排溫室氣體或提升適應氣候變化能力的資金。亞行和其它多邊發展銀行聯合建立了相應的氣候資金的定義、氣候資金計算指南、本機構氣候資金統計方法、氣候資金報告制度等。

圖. 2011至2019年亞洲開發銀行批準的氣候資金
(圖片源自演講者PPT)
二、亞洲開發銀行與中國的氣候變化合作
近年來,亞行對中國的氣候援助資金逐步增加,2019年達到7.62億美元。亞行重點支持了以解決京津冀霧霾為核心的清潔能源供應和溫室氣體減排項目以及山東綠色發展基金項目、湘潭低碳城市建設項目等。這里簡要介紹山東綠色發展基金項目和湘潭低碳城市建設項目。
山東綠色發展基金項目:亞行聯合法國開發署、德國復興銀行、聯合國綠色氣候基金共計帶來約4億美元的優惠發展援助貸款,山東省和青島市政府及相關企業提供配套資金,共同建立了一個100億人民幣的綠色投資資金,基金重點投向可再生能源、綠色建筑、城市交通、提升能效等領域,助力山東省溫室氣體減排;也投資海岸防護、防洪、防旱、綠化工程等,以提高居民氣候適應性。該項目采用多種投資工具及退出機制,并將投資項目產生的“氣候績效”(即項目減排溫室氣體量的大小及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大?。┡c投資條款掛鉤,鼓勵投向減排效果明顯的項目,保障投資的綠色低碳效益。
湘潭低碳城市建設項目:亞行提供2億美元貸款,其中1.5億美元用于項目貸款、5000萬美元用于政策性貸款。項目將支持低碳城市建設政策研究制定和實施推進工作,重點支持湘潭市建設低碳交通體系、增強城市氣候適應能力、開展綠色低碳建筑示范、改造低碳社區、建設支撐低碳生活的管理體系和低碳發展的政策體系。
三、設計創新氣候投融資模式,促進農村清潔供暖
相對于農民普遍較低的收入,我國農村地區清潔供暖成本偏高,農民難以承受;長期靠政府補貼也難以為繼。農村組織體系和能力低;農村取暖需求在時間上不一致、在空間上也很分散;同時,不同地區生活習慣不同,取暖方式也千差萬別。推進農村清潔取暖工作面臨多方面的挑戰。
為切實解決農村清潔供暖問題,加快農村地區清潔取暖進程,各相關利益方需采取協調行動:
政府部門:
•將清潔取暖納入地方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引入或扶持建立龍頭企業,加速建設清潔供暖公共基礎設施;
•設計專門的氣候投融資政策,提供優惠資金并為商業銀行設定氣候融資目標;
•提高農村基層的組織能力,并引導農村轉變用能習慣。
金融部門:
•試點氣候投融資產品并實施差別化利率和期限,以優惠的金融產品促進清潔供暖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農村清潔 低碳能源大規模開發和應用;
•推動通過農村低碳綠色清潔能源發展獲得的碳減排信用上市交易;
•利用政府補貼資金撬動商業銀行資金投入農村清潔能源開發。
相關龍頭企業:
•參與建設和運營農村清潔供暖基礎設施;
•在非供暖季節,多用途利用好清潔能源。
金融工具在推動農村清潔取暖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需將農村清潔供暖、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和鄉村振興有機結合起來協同推進。把農村綠色低碳清潔供暖的推廣實施開發作為碳減排項目,在獲得政府批準后,碳減排項目所產生的碳減排量可參加碳排放權交易,獲得額外收益;逐步推進農村地區建設零碳能源體系(以太陽能和生物質能為核心),并將其作為農村經濟的重點產業加以推進,獲得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雙重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