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表明,溫室氣體和大氣污染物具有同根同源性。當前,我國面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雙重挑戰,應著眼于加強排放源頭治理與控制工作,注重能源使用節約高效化、能源供應低碳清潔化,并合理優化能源配置,促進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現協同效益的最大化。
一、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科學性:碳減排和大氣治污工作方向高度一致
人類生產生活使用大量化石燃料,其燃燒利用過程排放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細顆粒物等大氣污染物,影響環境空氣質量;同時排放二氧化碳,加速氣候變暖。近年來,我國能源消費量持續上升,化石燃料使用量逐年提高,導致溫室氣體和大氣污染物大量排放,為我國氣候變化應對和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帶來挑戰。
2020年,我國能源消耗總量約為48.9億噸標準煤,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約為100億噸,PM
2.5濃度負荷處于高位。特別由于我國東部地區人口密度大、單位GDP能耗高、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費量大、非發電煤炭占比高等原因,東部地區煤耗空間密度是全球平均值的15倍,二氧化碳排放密度是全球平均值的8倍,空氣質量仍未全面達標。
為改善上述情況,我國亟需推進溫室氣體和大氣污染物協同減排工作。由于大氣污染物和溫室氣體具有同根同源性,減排工作方向具有高度一致性,
協同治理工作可同時實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及“碳達峰、碳中和”的雙重目標,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